笔翠小说 > 玄幻小说 > 从白蛇传开始 > 第137章、进粱山县
    提醒你,看久了书洗洗眼睛在看,放心跑不了,收藏它就行了“宁哥哥,咱们分明遇上虎了,怎么说没有呢”下了山,十三娘不能明白。别说是她,就是宁采臣也不知为什么他听到景阳冈,会说没遇上老虎。“咱们怎么说说遇上了老虎,老虎没吃咱们那虎到底是不是人养的,也没个准信。万一这样说了,村人上山,岂不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十三娘说:“咱们可以帮村民捕了那虎。”“如何捕我就一文弱书生。”宁采臣笑了,就你刚才在虎林害怕的样子。你捕虎老虎不捕你就好了。不过这心意是好的。宁采臣又说:“不用担心,这虎会有英雄打杀的。”是了,这虎是武松的。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好容易发现了几分相似,总是忍不住努力呵护,不让它出现大的偏差。有人说,一个穿越者最大的优势,便是知道后世的发展。再度上路。一个挎剑的士子是没有人会盘问的。挎剑是士子的特权,可不是所有挎剑的都是士子。那些来去匆匆的武林人士,城卒门子也是能不查就不查。对他山来说,军卒只是份职业,为此丢了性命,可就不值了。山东自古就有武术之乡之称,到了山东,往往是挎剑的豪客,要远多于读书的书生。各色人等,即使伐柴烧炭的也比江南多了分武者气息,人看上去也更壮实。水泊梁山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梁山县境内,由梁山、青龙山、凤凰山、龟山四主峰和虎头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黄山等七支脉组成。宋江结天下英雄好汉于此。既然来了,自然要来看看。现在不看,真等宋江上山,除非入伙,否则恐怕就看不到了。到梁山县来,十三娘并未反对。她不说那仇人是哪座山的贼头,他们只好从头问起。反正同样是问,也就奔梁山而来。进了县城,人山人海的不说。宁采臣与十三娘也傻眼了。没名没姓,还是个贼头,上哪儿去说,总不能是说:“打扰了,请问这贼人在哪”“十三娘,你们相认时,见过的人多吗”“嗯,是不少人,有二三十个。”“这就好办了。走,我们去酒肆。”哪个贼窝,宁采臣是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这贼人强盗是一定有眼线的。而酒肆显然是一个最好暴露自己的地方。不知道他在哪儿,那就让他来找十三娘好了。“来,老板,快讲讲那叶孤城与西门吹雪约定好决斗的日子后,怎么样了”还未坐下,便有书迷大声嚷嚷着。“宁哥哥,想不到这里也有你的书迷。”十三娘小声道。“是啊是没想到。”古代传递信息并不快,一个军情从边关传到京城,也没少过十天过。现在,不过是一本书,一本娱乐性质的杂书,竟然不仅传过来了,这说书人竟还说上了。不得不说这商人的传播速度竟超过了军方。显然商人们是看出来了,这样的书在山东,这个武术之乡是必然会火。否则他们也不会花大代价押运来。山东不同江南,走不得水路。陆路多是山岭不说,更有强人盗贼。从江南送书过来的人力、成本,都远高于江南。一般只有大利的东西才值得他们运送,比如青盐。他们会运杂书来,显然是冒了风险的。不过这风险他们冒对了。不仅仅是这书本身的利润,更重要的是为了听说书,他们的酒楼就没少过酒客。单单是这酒客,这书的运价太贵,都值得他们拼一把。他们是看出来了,这运的是娱乐,更是招揽生意的金矿。江南,丝竹乐器就可迎来酒客。这山东不同,除非找大汉高唱赤壁怀古,是很少有人欣赏丝竹管乐的。可大唱赤壁怀古,时日长了,也就成了噪音。一直以来山东都以说书吸引客人。但是这时代武人的小说太少,几乎没有。说的更多便是汉初,三国未成形,唐朝未动笔。多数都是说书人自己编写。各人有各人的故事,各人有各人的视角。撞车的事,时有发生。单一个山东狗肉的故事便衍生了无数版本。这样一来,百年争鸣是有了,却形不成权威。小说毕竟只是小说,今天在王家喝酒,樊哙是一流武将。明天在张家喝酒,樊哙又变成一小小护卫。别的不说,这投入感情的读者,肯定是郁闷的要命。现在好了,一部凤舞九天,摆明了就是讲武者的故事,一下便抓住了山东人的心。大家的版本又一样,是高手永远是高手。再不会发生张家是高手,王家是低手的情况。统一性有了,大家可以放心大胆地听下去,也就形成了连贯性,不用再为版本的不同,先吵出个高下,再去选择自己乐意去的店家。既统一,又连贯,还写的是他们,这读者听众自然只会更多,而不会听一半,走一半。就连山上的樵夫也忍不住旁听一番。见山东人这么欢迎武侠。宁采臣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这县城里这么多着白衣的。白衣不可怕,可怕是山东人开始修胡子,嘴上八字胡与上面的眉毛平齐,连大小粗细都一模一样。这大概便是古人版的cosplay了。一个四条眉毛陆小凤是潇洒,可这人数一上来,是看上去这么的恶心。黑的、灰的、黄的、白的,只要是毛发会有的,这儿都全了。如果后世真有陆小凤,他一定会说,这才是我的时代。因为这时代的男人们几乎人人都有胡子,而陆小凤除了胡子外,还得着古装,否则便差了不少味道。熟悉的人物,自然让人心生好感,流连不舍。特别是在异国他乡,就更是如此。不知不觉,酒肆里都上了灯,他们才察觉天色已晚。尴尬一笑,他匆匆带上十三娘去找住处。刚出了酒肆,便有一脚力跑来。“小姐,老爷有请”“你老爷是”那脚力没有理宁采臣,而是对十三娘说:“小姐,你不记得我了。上回便是我为你引的路。”十三娘仔细看看他,记了起来。又看看宁采臣说:“好吧头前带路。”梁山县看上去不大,与杭州城比起来,也就是一个不算的镇子。引路人仿佛故意似的,七转八转的,转了好久,才把他们引到客栈。这客栈很偏僻,一般人都注意不到。是民宅中耸立的一客栈。除此之外,客栈的一应招牌、拴马柱,全都有。只一打量,便知道这客栈正是山匪们的落脚点。建在民居,是为了让他们更好逃脱特意选在这的。比起生命安全来,这生意显然就不那么重要了。“小姐,老爷在楼上等你。”十三娘点点头,向楼上行去。掌柜的、小二本就是山上的人,所以十三娘到了也没有上去招呼。反而在十三娘踏入客栈之后,便立即关门停业。这么谨慎宁采臣跟在十三娘后面。突然那引路的汉子拦住了宁采臣:“老爷见的只是小姐,闲杂人等,还是不要上去的好。”宁采臣哑然而笑。这谨慎的过了头吧连一书生却怕十三娘立即挺身而出:“宁哥哥是与我一起的,宁哥哥不上去,我也不上去。”十三娘很认真,那汉子却难办了。宁采臣也不解围,就看他们的热闹。僵持不下时,楼上天字号房却传来个声音:“让他们上来吧文弱一书生,亮也没有什么本事”声音很含混。宁采臣抬头望去,连个人影都没有。显然是在房内,没有出屋说的。十三娘替宁采臣鸣不平,别人他是不知道,但宁采臣是顶有本事的人,什么都知道。她刚想开口,宁采臣却拦住了她,轻轻摇头,一起上了二楼。二楼有一间房亮着灯,便是他住的房间。来到房门前,十三娘有些迟疑,深吸一口气,才推开了房门。房内分一室一厅,大厅对着门,一个秀才打扮的人坐在圆桌边上,桌上一盏灯,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这房间也是一桌四凳,也没有更多的摆设,只有一门通向卧室。文秀才三十左右,唇上有须,分左右八字。身着一袭白色的秀才袍。在这时代,由于染色技术的不发达,看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看衣裳就行了。本色的服饰一般是只有极度贫困的人才会穿的。一个贼头,还是个读书人,他显然不会穷得穿不起衣。宁采臣的判断是,山东就是山东,连贼头都玩上了cosplay。“坐。”他没有伸手,反而是命令式的口吻。表达了无上的父权权威。十三娘听话地坐下。宁采臣扬了扬眉,也没有发作。按说无论是亲女,还是宁采臣这文人之间都不应如此。不过对一将死之人,宁采臣自然不会多加计较。要说前世学法时,他最恨的便是这类人。他只想看看,等十三娘开口杀他时,他还会不会同样的如此高高在上。c最新无限制美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