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翠小说 > 修真小说 > 乡村娃的梦想 > 第十八章 挖野菜
    二月下旬,又是个星期天,上午去了谭老师那里,下午谭老师有事放假。《 手#机阅#读 》初春的天气,风和日丽杏花儿开,野草刚露尖尖芽,温暖而煦舒的阳光,让人们甩去笨重的衣裳,牵着风筝线,顶着东南风缓缓地跑步,可我们身上也见了汗,我脑海突然想出几句话,把它写下来,兜里正好拿的有纸笔,我也学着谭老师的格式写了起来,不会写的字还用拼音代替。

    “我看着别人放风筝,手牵一根线,风筝飞的好高。

    我的手发痒,也想撒着线跑。

    给他要他不给,他显得特别骄傲。

    瞅他不注意,我给他拽毁就跑。

    他吓唬我没撵,我吓得心里乱跳。”

    我把这几句话得给谭老师,取个诗名叫《我想放风筝》,我又领菲菲麦田里剜野菜去,到处寻采我也叫不清楚古怪名称的野菜,但我知道管吃都要,像什么荠荠菜、麦石榴、羊季子稞······等等多得很。成群接队的小朋友,仨一堆,俩一伙;你喊我,我叫她分散开来低头搜寻,一天根本没多大的收获,热热闹闹嘻嘻哈哈在一起打闹着······东南风,温柔而又多情,像个不听话的小姑娘陪伴身边,玩弄着大地的万物,随它飗飗摇曳摆弄着衣襟。小学生掐指头算的星期天,也不能自我支配,无事干的群伙,在父母的纵使下,挎着篮子,为饭桌上野蔌佳肴尽着力量,都想叫自己的饭桌丰盛点。

    调皮捣蛋是男孩子的本分,女孩子温柔可爱,但比男孩子勤快听话守家,受到长辈者的喜爱,眼前就是例子。瞧,菲菲的劳动成绩比我多,由于我没去安分守已地做活,东瞅瞅西看看,搜寻着我想要的玩物,仔细观察着大自然。野菜,我不爱吃,但妈妈不听我的肯求,实在没办法,把舀进碗里的野菜都挑给菲菲,无论咋说手上这份工作我没放在眼内,谭老师最喜欢野花,我替他摘几朵,怎么也找不到。恰巧,王洪生迎面走来,好远我就和他打招呼,想要他口中吹的柳笛,走在前面他姐姐王晓织也不让给,我烦了,瞪着双眼······。我要的越紧,王洪生越傲慢,看他的德性,仰着笑脸眯缝着眼,双手掐着二寸多长的柳笛,洋洋自得能吹炸,王洪生不像以前,也不听我的话啦······王晓织见我俩剑拔弩张争持不下,她就吵王洪生,叫他剜野菜,可王洪生也不理睬他姐。与我相处久的人都知道,我有好奇的心里,不管我自己的或别人的东西,我看着喜欢,都想去碰试它,哪怕过瘾后再还给他,他说个“不”字,我也必要不可。心里发痒想吹柳笛,可菲菲也缠着要,嚷着叫我去爬柳树,折柳条做柳笛,我也想爬树,可惜这地方没柳树,我和王洪生在一起的时间长了,他知道我的脾气,王洪生有意急我。

    “王洪生,给我个柳笛不?玩会还给你的。”我商量着。

    “不给,我就留两个啦。”王洪生固执地很。

    “我不吹,给我小妹······”我坚决要。

    “哼,就不给。”王洪生叫劲道。

    “哥,咱去折。”菲菲嚷着。

    “去吧,这个呀,给我姐姐的。”王洪生把柳笛举过头顶。

    “你又会爬树,干吗要我们的。”王晓织插嘴道。

    “大班干,你没我做的响。”王洪生捏调说。

    “水生。”王晓织转过身瞪他。

    “水生,你真的不够朋友,明天上学,我叫全班都不理你,让你自个玩······”我威胁地说。

    “你敢,我对蔡老师说。”王洪生理直气壮道。

    “对去吧,我不怕。”我坦然说。

    “小杉子,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班干欺负人。”王晓织大声说。

    我虽然和王洪生吵嘴,叮当着,但双眼也瞅着藏在麦苗间的野菜。我瞥眼一看,王晓织竹篮的野菜还没俺篮子多嘞,瞎能。

    “哥,咱不干啦,做柳笛去。”菲菲喊道。

    “去吧,反正这片河堤没柳树。”王洪生幸灾乐祸地笑了。

    “水生。”王晓织温怒道。

    “哼,我折杏枝编帽圈,不给你。”我烦了。

    “你会爬树,我也会爬树。”王洪生傲气地说。

    我不理他们了,向河堤上的杏树跑去。

    杏树花开了,好像空中的彩云,桃花在含苞欲放,犹如少女的心怀,万紫千红的世界看在眼里······我和王洪生争着去折花开最多的枝条,蜜蜂被吓得飞跑了,把我们当成敌人不敢靠近。见那扔下去的杏枝,分别有菲菲和王晓织分成两个小花堆,童年幼稚划开界线,低处杏枝刹那间变成空虚,杏花落满树下。梁支书来了,他让我们滚开,杏枝也不要了,我们跑向河堤。心想:梁支书咋到桃花屯来了·······我们垂头丧气坐在水边,半坡的芦苇雨后春笋般露出尖尖嫩芽,我走过去弯腰揪了两个捏着欣赏。水里长满苲草,我们无事可做,就坐在沙滩上陶洞,见水深了往里面放砂浆块,我的妈,水真凉。许久,窟窿里慢慢冒出浑水——这就是我们常做的河底泉眼,浑水自动排出,清澈地泉水流出来,这时王洪生喝了口说:“乖乖,水还凉着呢。”

    我笑着领菲菲跑了。

    “小杉子,谭老师在这,找你半天啦。”有人喊我。

    我转过头原来是燕子叫我,谭老师还跟着,我向谭老师跑去。

    “小杉子,你咋不在家百~万\小!说,跑这来干啥,害得我好一阵找你。”谭老师埋怨道。

    “谭老师,玩会,观察下大自然,看,杏花就开啦,我还写一首风筝诗,你不是有事吗?”我指着那棵杏树,并把《我想放风筝》掏给谭老师看。

    “看把那杏花折完没有。”燕子抢白道。

    “ok。”我做个鬼脸,又转移话题:“谭老师,你调走我咋学诗,你走带着我走吗?”

    “我不走啦,还教你,学校里决定陆老师教中学二年级的代学,我教你们数学。”谭老师笑笑。

    “真的,我妈说你向上面递材料了,你还把小杉子带走。”燕子急促地说。

    “原先想回城,现在不想走啦,我不能舍下小天才不管。”谭老师认真地说着,她搂住我的脖子。

    我和燕子真高兴,王洪生也过来啦,他也缠着谭老师教他诗,谭老师不理他,我和燕子高兴地摇晃着谭老师,谭老师笑着向桥那边走去。谭老师看完那首《我想放风筝》诗后,谭老师笑啦并鼓励我继续写。写的得完整,、得自然、富有哲理性,我根本不知啥叫哲理,只是嘿嘿笑啦。谭老师又问我:“你真的这么调皮吗?”我的回答是谁叫他不叫我玩的,谭老师还批评我,燕子在下面还加刚,菲菲仍给我站在一起,接的话不找调。谭老师开始讲写作的主要性:“诗人针对绮丽的措辞和换丢揉造作的语言倾向,提出了诗歌的标准:表达要准确、描写要具体、语言要简练、要口语化、大众化、选题要自由、要突出语言的音乐美,不靠节奏的机械重复,表达一瞬间的直觉和思想,用这种客观的有机结合的单位来构成诗。她还讲写诗有的是浪漫的激情、优美的音韵、丰富多彩的色调,多多观察大自然,写诗想想开始想想结尾,这就是写诗的哲理,多方面的才能吸引人的眼球······”

    “谭老师,听不懂,教一首诗吧?”燕子嚷道。

    “谭老师,叫教一首现代诗吧?”我也要求道。谭老师教了《大雁》二首,菲菲也跟着学习:

    《大雁》二首雁回春天,风和日暖,空中飞回一群群大雁,一雁领叫白雁鸣。

    瞧,雁群排着队伍行,我瞅着它们飞来,又目送天边无踪影。

    大雁虽远飞,我想变鸟跟着去,也想变云随后行。

    远大的理想,自愿拼搏一生留下姓名。

    大雁飞行万里却不怕,我迈开大步追去,鞋烂脚破也昼夜不停。

    雁去秋天,在空中,飞翔一群群南去的大雁,听说它们是害怕北方的冬天。

    我不怕冷,不想百无聊赖的活在这里,却怕听到欺侮天才的谣言。

    我不会飞,恨自己没长出翅膀,羽毛永远不能丰满。

    渴望,我愿化作一只小鸟,跟在大雁身后作伴。

    飞到天涯,——飞到雁回我不返的遥远。

    学过两遍之后,我觉得不像谭老师的诗,也不像含蓄诗,纳闷了。

    “你咋不学,张茂山。”谭老师看我有点开小车。

    “这首诗不像你的?也不是你的风格?更不是你的含蓄派?”我试探问。

    “就是谭老师的诗。”燕子肯定说。

    “傻孩子,真聪明,这首诗确实不是我的,我在诗刊看的。”谭老师微微一笑。

    “作者是谁,写的不错,好像有伤感之心,他给大雁赛跑。”我胡乱地问着。

    “管他作者是谁?你能写这样就超过谭老师了,谭老师也写不这样········”燕子反驳道,谭老师不叫讨论这了,又领着我们教起诗来。

    ( 乡村娃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