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翠小说 > 修真小说 > 乡村娃的梦想 > 第二十五章 偶遇写诗题材
    “小杉子,小心点,摔下来骨断筋舍。《 手#机阅#读 》”顾小明不断提醒着。

    “不碍事,看我多好玩。”我傲慢说着。

    “两·······手抓·······结实。”王二傻说。

    “小杉子,轻点吧,我快晃晕了。”耿炳伦央求道。

    “你胆小,我不怕。”我强硬地说。

    “下去吧,够啦。”耿炳伦看着下面说。

    “好,快下去。”我说。

    “别逞能,我求求你啦,下来吧。”顾小明催道。

    “这就下去,快点拾。”我说着转身下去。

    “谁在胡闹。”突然从远处传来一个大嗓门老太婆的声音。

    “快······点,人······来了。”王二傻说着跑走了。我向下一看,都没他跑的快。

    我转眼一看,与此同时,耿炳伦吓得哆嗦,我也倒吃一惊。坏啦?居高临下见年岁已过七旬的老太婆,拄着拐杖慢慢从西面院内走出来,嘴里喋喋不休骂着猥亵话:“谁家的混小子,尻他娘的,又来祸害枣哩,下来我给你没完········”

    我俩看谁下的快,要不是在高寨,早就和她对骂了。

    顾小明和薛月听到骂声兜着红枣逃之夭夭,我谨慎急忙下来,在底树杈间,我看见她家院内又出来一个小猫,它伸着懒腰,我指给耿炳伦看,也许他没听见,下的飞快,还仰脸催道:“快点小杉子,不然让老太婆抓住麻烦了·······”

    “别慌,小心点,看我的眼色行动。”我小声吩咐着。

    下树的滋味更难受,裤子能拉烂,顾不了那么多,逃掉是福气。刚下来还没摸着鞋,就被老太婆抓住俺俩,狰狞地尖刻说,那表情却描写不出来,可我想笑,又笑不出来,原音不敢:“老师教的啥学生?走走,找你老师去?”

    “我没上学。”我争辩道。

    “俺没有老师。”耿炳伦随声说。

    “没老师饶了你们吗?混货,快把枣掏出来,谁叫你们干的?”老太婆威胁地追问:“快说,不说我就使拐杖打你们······”

    “走路的口渴,兜里没装一个枣,不信你搜。”我小声辩论着。

    “红枣都在坑内啦。”耿炳伦也长了勇气。

    “嘴硬,把你们关起来,叫你爸妈来领。”老太婆说着,一手捞一个向院内拉,我低头不语,就坐在地上不动弹,可耿炳伦脸色发白,吓得小声哭泣。我又给他挤下眼做着鬼脸无效,那老太婆无奈,又吓唬道:“哭也不行,谁也没打你,叫你娘来。”

    “我没娘,有妈。”我小声说。

    “你妈是谁?”老太婆追问。

    “妈就是妈妈,我又不是高寨人。”我又小声说。

    “喓喓,外庄的崽子来这里撒野·······”老太婆瞪着我。

    “走路的口渴啦,摘两红枣吃,就是给你要两·······”我一直在反驳。

    “奶,干吗的?”梁东霞的声音突然越耳。

    我歪瞟了一下,心里暗自叫苦,真的祸不单行,梁东霞来了,我的妈也,这一关躲不过去啦!面纱被揭破,她告诉她爸爸后,有我的好果子吃啦?爸妈说不定也倒霉,耿炳伦见事情已败露哭出了声,我白了他一眼,只有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张茂山,是你······”梁东霞走到我面前问。

    “你今天咋没上学。”我问。

    “我发热,我爸不让我去,你快走吧,我爸再家呐。”梁东霞告诉我。

    “你家的枣。”我又问。

    “年年都有来投枣的,我爸也没咋住谁。”梁东霞小声说。

    我不眨眼地望着梁东霞,似乎老太婆也望着她,脸上露出困惑之谜,我心里也是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的,不知咋办才好,我这才心里有了底·······“看把咱家的枣树毁坏的,这帮混蛋,叫你爸爸去······”老太婆唠叨个没完。

    “我爸爸去乡里开会去啦。”梁东霞说。

    “找绳把兔崽子捆起来。”老太婆狂叫道。

    “奶奶,放了人家吧?只是摘两红枣尝尝,张茂山也大伯在地委·······”梁东霞说出了老底。

    “什么,地委,在咱大队里也不行,你也替他俩讲情里吆。”老太婆气急败坏起来。

    “谁投枣的。”梁支书走了过来:“又是你小杉子,干点偷瓜摸枣的事,你咋不上学?”

    “你家的枣,要知道是你家的我就不投啦。”我胆怯地说:“上体育,不想上。”

    “你不上体育,给谭老师学写诗,想吃,我给你送去,都是你的馊主意,领着同学来,把枣拾下,别在来啦,把心都放在学写诗上,再来给你校长说,赶紧走吧。”梁支书弯腰拾着枣。

    耿炳伦用脚尖碰我下,掂着两鞋先从坑内逃出危险区,我又看老太婆只看着梁东霞,趁热打铁,我也掂着两鞋撒丫子跑进庄内,老太婆喋喋不休的骂声,越来越听不见了。谢天谢地,梁支书没为难我俩。

    “爸爸,他俩跑啦。”梁东霞说。

    “青瓜梨枣,谁见谁找。”梁支书的话音消失在耳边。

    我和他们聚集在玉米地里,我问高振军:“咋投着梁支书家的枣。”

    “我也不知是梁支书家的········”高振军无奈地说。

    然后找个僻静的树下,所谓僻静,并不寂寞,这里有秋虫乱鸣,发出几种声音,合奏着交响曲,我们坐个圆圈把红枣堆放在中间,谁吃谁拿,决不分你我的制度,能吃多少吃多少,美滋滋喜上眉梢,痛快打发时间过去,没吃完的枣叫顾小明拿回家吃,别让薛姨见。之后,那件事不了了之,我再也没找过谁家的枣,多难看呀!我们感觉得无聊,去了龙潭河边,河里从东边来了一只小船,船夫赶着一群鸭子吆喝着在戏水,小船离近了,耿炳伦说那是鱼鹰,我们跑到水边,只见船夫时而用篙划着水,时而用竹竿敲下浮出水面的鱼鹰的旁边,鱼鹰又扎下水,尚若鱼鹰衔个大鱼出来,船夫把鱼鹰挑到船上,取下大鱼,又拿个小鱼填嘴里,还把鱼鹰放入水,我想写首诗,这不是很好的素材吗?还要什么灵感,把前前后后写明白不就行了,说着容易,可无处下笔,怎么也点写不出来,我冥思苦想着,拍着脑袋,一直跟着看到夕阳落山,渔夫收船带着微笑回家,我们才恋恋不舍回去,我们跑回学校,学生归家的队伍由多变少,天渐渐暗了,一轮圆月洒满银光,扑向大地,是多么洁白,多么恬静,多么柔和。天哪!四周升起白蒙蒙的雾,村庄的灯火几乎就看不见了。分手时,我拍了下高振军的肩膀,小声说了声:“明天早来点。”我们各自回家了·······

    ( 乡村娃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