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翠小说 > 都市小说 > 色诱 > 第五十章人精
    第五十章人精

    与此同时,长沙市委大院内灯火通明,人影攒动,铃声大作,此起彼伏。

    会议室内烟雾弥漫,烟头槟榔渣到处都是,参加会议的市委常委们一个个耷着脑袋,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还有几个就*在椅子上睡了起来。

    会议已经整整开了三天,从廖晓忠越狱的那天晚上起一直开到现在。

    省委负责人已经拍案而起:“你们这群饭桶,连个大活人都看不住,平时吃草去了啊!拿不出方案,一个都别给我离开会议室!”

    可几个当官的又不是吃草长大的呢?当然,对草的理解有几种,他们所理解的就是女人身体中间部位的那几根黑草。

    所以除了把他们一个个弄得精疲力尽,还是没有拿出任何一丁点可行的东西来,倒是负面的消息不断传来,公安,武警,消防,甚至连市委大院的保安都去搜寻了,就是没有找到廖晓忠的一只脚印,难道他插翅而飞了吗?

    “搜,给我搜!”公安厅的厅长气魄很大,一拳头就砸坏了一张办公桌,“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把我给他找出来!”

    掘地,是肯定搜不出廖晓忠的,因为廖晓忠此刻正在省委大院的二十八层高楼上。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这个廖晓忠也懂得。

    认识廖晓忠的人都说,廖晓忠是个人精,这事情还得从三十年前说起。

    那时候,廖晓忠是长沙一个偏僻的乡镇上做民办教师,那时候的老师很辛苦,一个人带二十多个孩子,既要教语文,还要教数学,碰上下雨天还要送孩子回家。

    那时候的乡镇基本上没有什么商店,都是逢每月五号赶集。

    一天课余时间,廖晓忠到集市溜达,碰到一个学生的家长,廖晓忠之所以认识这个家长,是这个家长家承包有一大片的水果林,学生隔三差五的给他带点水果来吃。

    那时候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学生家长承包了村里的小树林五分地,三十年的承包总款不过二十元,基本上是等于白捡。所谓小树林,也就是十几棵李子树,学生家长比较勤奋,又在上面种上了几十棵的桃子树,两年后桃子树挂果,担到集市上去卖,一分钱五粒,赚得却比一般农户家庭一年的收入还多。

    见此情况,村干部眼红了,一个季节就比一家人一年的收入还多,三十年这家伙要赚多少钱啊,而且眼看这果树越长越大,挂的果也越来越多,一不小心这家伙过得比我村长还要好啊!这种好事情怎么会轮到他的头上呢?

    于是村长纠集其他村干部开会,要求收回承包,然后重新发包,说白了就是村长想自己给承包了下来。

    学生家长肯定不愿意,村长就派人到他的果园里砍坏了几棵树苗,还扬言要把所有的树苗都给砍掉!

    学生家长不服,却无能为力,有村民偷偷的告诉学生家长,手里有合同,可以上访,可中国的官场无论在哪里都是官官相护的,村里早就跟乡里打好招呼了,告到乡里,乡里不管!

    学生家长告到县里,县里答是答应来干预,却始终不见人来,家长写信到省里,基本上是石沉大海,学生家长看着自己几年的心血就要付诸东流,固执劲一上来,决定要继续上访,要告到中央,要告到国务院。

    今天学生家长卖完李子,顺便寄信,看到廖晓忠,连忙递上几颗剩余的李子,拿出信要廖晓忠看看有没有错别字。

    廖晓忠也不客气,拿起李子在衬衣上擦了一下就吃了起来,然后腾出一只手里看学生家长写到国务院的信。

    廖晓忠一目三行的看完信,忍不住打笑道:“你他妈的就那五分地,比鞋带子宽不了多少,你想让总书记,总理给你管?”

    学生家长一愣,道:“那您说怎么办?那树苗我可是托人从县里买回来的,还快挂果了,就被他们这么砍了?”

    廖晓忠沉默了一下,把嘴里的李子核重重的吐在地上,然后将学生带到学校办公室,提笔就在告状信上改动了几笔。

    学生家长一看,差点摔倒在地,告状信上“砍坏果树林五分”改成“毁坏果树林林五万亩”。

    廖晓忠连忙将其扶住,道:“怕什么?怕来人把你的农民开除不成?穷乡僻壤的,文化水品低,写错字犯法吗?”

    一席话把学生家长说得心服口服。

    廖晓忠要其将信重新抄一遍,然后邮寄出去。

    不出几天告状信就到达了时任总理的赵紫阳的案头上,当时改革开放才开始,全国都在大力扶植“专业户”、“重点户”,响应邓小平同志的号召,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赵总理一看,承包山林五万亩,大户啊,在全国都找不出几家,再看,禁不住拍案而起。

    “毁坏果园五万亩”,而且是干部带头砍坏的,这群干部顶风作浪,破坏党改革开放的政策,破坏安定团结的稳定局面,这还了得,在全国,也称得上是颇具典型意义的大案要案。

    想到这里,赵总理提笔刷刷的签上拟办意见:“拟责成公安部、林业部组成专案组,从速严查!”迅速作为急件呈报总书记。

    当时的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向来爱民,一看来文,火冒三丈,批示:“同意紫阳同志意见,由中共中央办公厅牵头,公安部、林业部参与,立刻成立专案组,立即出发,查处作案者严惩不贷,并昭告全国,以儆效尤!”

    于是,有关人员马上准备,迅速行动!并电告省委书记接待并严查!

    当时的省委书记得到通知,立即让秘书直接通知省以及相关县乡镇党委、政府以及林业主管部分负责人必须在第二天上午十点以前在省委常委会议室开会,任何人不准请假。

    将怕宣,臣怕召!基层干部那个见过这种场面,有拖拉机的坐拖拉机,没有拖拉机的当夜赶路,天不亮就全部到了省委常委的会议室。

    省委书记火冒三丈,一上来就骂娘,一个个把祖宗三代都骂了进去。

    第一个听明白的是宁乡县的县委书记,那时候的宁乡还不属于长沙,属于益阳,县委书记等省委书记骂完了小心翼翼的问道:“你是不是说的我们县的那个果园承包户啊?”

    省委书记也这时候才想起自己只顾着骂人,重要事情还没有讲,但是气势此刻不能下来,于是指着县委书记的鼻子骂:“你他妈的几万亩的果园也敢毁坏,你是不是县委书记做到头了?你他妈的平时吃屎去了啊?”

    县委书记跟小鸡似的被省委书记提着,待他换口气的时候连忙解释道:“我们那里没有五万亩的果园啊,上次我们那里有个承包了五分地的农户写告状信到我那里,我还没有来得及处理。”

    “都告到中央去了,你小子还敢狡辩?”省委书记当时是从文化大革命出来的,也是个五大粗,什么事情都是*拳头解决,抡起耳光就要打县委书记,还是县委书记的秘书聪明,连忙一把拉住县委书记,对省委书记道:“首长,我们宁乡连五万亩可做果园的地方都没有!”

    “确实没有!”“是真的没有!”其他乡镇的负责人也赶紧附和道,并把县委书记拉出了人群。

    “没有?”省委书记撇下县委书记,一看地图,果然宁乡没有那么一块好的地方可以种五万亩的果园。

    还来不及处理,中共中央以及国务院联合专案组就已经来到了,当天下午,省委书记、省长亲自陪同。连同省以及各相关市县乡党委、政府以及林业部门的负责人,浩浩荡荡的开到了现场。

    傍晚的时候到达,当一行人看到那五分的果园以及被砍翻的几棵树苗,一个个气得直乐。

    学生家长拿着那些卖完剩下的李子在脸盆里洗一下挨个分给来人,还一边开着几分钱一包的香烟,边敬烟边赔礼道歉道:“还是当时扫盲的时候学了几个字,本来是写方的方,一不小心就写成了万字,庄稼人,词不达意,实在对不起,实在对不起!嘿嘿,李子还好吃吧,都是自己家种的,要是喜欢就捎些回去吃!”

    众人发火也不是,不发火也不是,哭笑不得,只能跟着他一起嘿嘿的笑着。

    既然来了,事情肯定要处理,当场省委书记宣布,免去村长和乡委书记的职务,县委书记记大过一次,党内警告处分一次,砍坏的树苗由村委会负责重新栽上,并同等条件让给农户承包村里的另外五亩山林,合同三十年有效,号召全国向他学习!”

    只是谁也没有在意个一个乡村教师夹在人群中间,并将一个信封悄悄的放进了省委书记的手提包里。

    那时候的当官的人不像现在,到了一个地方还要旅游两天弄点土特产再多开点发票回去,还要装得跟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似的休息两天,当天晚上一行人在学生家长家稍微的吃了点饭,就开车返回省城,第二天就到了北京,效率高得惊人。

    中央的人一走,村委,乡委和县委高层集体开会,说是高层,其实也就是三个人,村长,乡长和县委书记。

    县委书记第一个拍桌子,力气比省长的还大:“***,看老子不整死你!”

    乡长献策:“我估计是背后有人,那农户弄不出那么大的动静来!”

    这样一说县委书记也觉得有些蹊跷,按道理来说这个农户再不识字也不可能把方字写成万字,而且五分地也不能说成五方亩,肯定是故意这么做的,可是一个小农户,给你个胆你也没有这么大个泡啊,居然还敢把这种告状信写到中央去。

    “查!”县委书记再拍桌子,一定要把这个人查出来,查出来老子不整死你我名字就倒过来写,你一个土农民想翻天我还就是不信这个邪。

    乡长和村长接过县委书记的话,讨好般的道:“这事情您就交给我们去做吧!”

    回到村里,乡长和村长到了学生家长家,称了几斤肉,买了两瓶酒。

    几两酒下肚,几句哥儿们的称呼,学生家长酒劲一上来,就把廖晓忠给供了出来。

    好你个狗屁老师!撒尿撒到老子头上来了,于是县委书记一道令下,往这个小学增派两名老师,因为老师过多,廖晓忠被派到村里的养猪场喂猪。

    谁都知道喂猪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猪喂好了,那是苗子好,肯长膘,没有喂好的话就肯定是你喂猪人的错了,而且每天起早贪黑的,看你个教书匠怎么弄。

    廖晓忠也不说话,笑呵呵的望着乡长和村长,铺盖一卷,喂猪去了,可第二天乡长和村长又屁颠屁颠的要接廖晓忠回去,原来省里来人了,指名要见廖晓忠。

    廖晓忠这下可不干了,拿块脏兮兮的围裙往前面一围,提个潲水桶喂猪去了,等两个带长的人在后面求爷爷告***弄了半天,廖晓忠觉得也差不多了,铺盖也不要了,围裙一解,就朝乡政府跑去。

    来人是省长的秘书,约廖晓忠到省里一谈,原来廖晓忠往省长手提包里塞的是《发展本县经济的十大建议和可行性方案》,虽然省长是个五大粗,这些东西不是很懂得,但是他的秘书是何等的机灵,知道廖晓忠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接进省城,详谈,一次,两次,三次,到最后一次,省长和秘书都不得不承认廖晓忠是个智多星。

    省长最后发话了,来省里干吧。

    接下来就是迁移户口,转正,提干,从开始也是做省长的秘书,再做到办公室主任,老省长退休的时候又提了他一把,任长沙市委书记。

    这就是廖晓忠的发家史。

    廖晓忠在当官的这段时间里,也不忘了给家乡人们谋求福利,不久后宁乡县归属长沙市区,因为刘少奇主席是宁乡花明楼人,廖晓忠大打伟人牌,宁乡的经济发展与腾飞,他功不可没。

    正当人们纷纷把廖晓忠的名字往丰碑上竖的时候,廖晓忠出事了,而且事情不小。

    根据检察院称:廖晓忠在担任长沙市委书记期间,利用高速公路招标,多次收受贿赂,贪污工程款,总金额达到五十亿,创造了中国贪污历史的新高。

    按道理来说,像廖晓忠这样的人精,怎么可能做出贪赃枉法而且尽让人抓把柄的事情来呢?

    “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廖晓忠一边呢喃着这句话一边走进了省委大院的大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