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翠小说 > 都市小说 > 误入官场 > 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书记给的机会
    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书记给的机会

    “郭华,你这个窝囊废,天天只知道窝在里!”聂丽红见到老公每天窝在里,抱着本书,气就不打一处来,原本郭华颇受沈梁的重用,让他负责狮子山的养殖场,可没想到会发生猪瘟,沈梁被调离,郭华的分工也被调整,负责科技,狮子山有个什么鬼科技要管的?这跟提前退休没什么区别。郭华在乡里地位骤降,她在民政所也跟着受气。

    “不在里能去哪里?要不我去找找xx县委书记?”郭华头也没抬,什什身子,换了个点的zs,接着百~万\小!说。

    “谁让你去找xx县委书记?再说了,就算让你去找,你认得路么?朱书记刚来咱们狮子山,你就不能主动向他汇报汇报工作?”聂丽红恼道。

    “当初沈书记刚来时,你也天天挑唆我,结果呢?我这人的格你又不是不知道,要是会跑会送,早就不在狮子山了。现在这样好,不用活还有工资拿。”郭华知道自己的格,让自己踏踏实实做事行,跟人往搞好,比去庄稼地里活还累。

    “什么叫我挑唆你?当时你去后,沈书记不就重用了你?”聂丽红怒道。

    “当时不是你天天在我耳边唠叨?我是被你的,今年我再不做这样的事了。要去你去,反正我是不起这个人了。”郭华哂道。

    “嫁给你真是倒了一辈子霉!”聂丽红把锅铲一扔,晚上都别说了。

    聂丽红正要摔而去的时候,碰到了提着两瓶树木岭酒的朱代东,“丽红同志,要出去?”朱代东早在远处就听到了房里的动静,此时脸上却带着淡淡的微笑。

    “朱……朱书记。”聂丽红一呆,马上一阵狂喜涌上心头,她高声朝着内屋喊了句,老郭,朱书记来了。

    “乡里食堂还没开火,来蹭顿饭吃,不打扰吧?”朱代东把酒放到桌上,原本他想等初八上班后才正式找郭华谈话,可听到他里的情况,马上改变了主意,这个时机也许是最恰当的。

    “书记来吃饭随时欢迎,哪有什么打扰不打扰的。老郭,你陪书记坐儿,我去炒几个菜。”聂丽红惊喜集之下,哪里还顾得上跟郭华拌嘴的事,转身到了厨房,利的炒了几个拿手好菜,大过年的,里什么都有,就看心情如何了。

    炒好菜,聂丽红说要出去串串,书记不会无缘无故的来蹭饭,他要想吃饭,不知道有多少人排着队请,自己有什么能他的?唯一能引起兴趣的,也就只有那个榆林脑袋的郭窝囊副乡了。

    聂丽红没有去串,就在外溜达,给里站岗,晚上任何人来里都必须挡驾。外面寒风肆,可是聂丽红心里却像烧红的碳火似的,浑身暖烘烘的,一点也不到寒冷。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反正聂丽红的脚都有些了,朱书记终于推而去,聂丽红连忙闪到一旁的暗影中,等朱代东走远,她马上跑回了。

    “老郭,怎么样,怎么样?书记说什么了?”还在口,聂丽红就急不可待的部在,那语气,与朱代东来之前,判若两人。

    “工作上的事,你问什么?”郭华又拿了书,斜睨了婆娘一眼,淡淡的问。

    “我错了还吗?”聂丽红柔声的说,说话的神态,像极了刚开始热恋时的模样。

    郭华一叹,“书记说了,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还让去搞养殖场?”聂丽红脸变了。

    头发,见识短,郭华嘟嚷了一句,不再理会婆娘。但人的好奇心比核武器的力量还要大,晚上,郭华拗不过她,只得解释,乡里今年要立具厂,朱书记的意思是自己去负责。

    聂丽红现在对老公搞企业有恐惧症,一听之下很是不满。郭华讥笑,搞经济沈梁能跟朱书记比?你不知道树木岭去年取得的绩?具厂不但能搞,而且一定会搞好,说不定不会比树木岭的养殖场差呢。

    聂丽红一听,立刻又动起来,问,真的?郭华不想回答婆娘白痴般的问题,翻了个身子,准备xx觉,聂丽红在被窝里撩拨他,回应也很冷淡,今天爷们要当回真正的男人,不能你想搞就跟你搞。

    朱代东与凌金沟通具的事却遇到了点阻力,凌金对具厂很支持,但按照朱代东的估计,具厂的投资要达到八十万,就算县里支持二十万,乡里也拿不出六十万。乡财政上确实有钱,可乡里要用钱的地方也多,总不能书记你到时连油钱都不够吧?凌金的支持有一定的限度,朱代东的能力他也信服,可要让他把全乡所有的钱都拿来投入具厂,却。

    凌金说的很委婉,但语气中的坚持却显无遗,朱代东沉了一下,决定这件事以后再说,书记管人,乡管钱,如果钱都到了具厂,凌金这个乡可就真了跑的。

    至于具厂的厂由郭华兼任,凌金并没有提出异议,郭华在吴震当书记时,表现得很普通,做事也踏实。但沈梁来了之后,跟书记的往就频繁多了。这让凌金不喜,再加上养殖场出事,调整郭华的分工顺理章。现在朱代东又要启用他,凌金既不反对也不支持,如果上党委会,应该算弃权吧。但这样的事,朱代东是不会拿到党委会去讨论的。以他在狮子山的威信,只要跟乡里的主要领导打声招呼便行。

    乡政的工作有时必须要暴,文化高的到了xiamian,也要学会鲁,否则难以和群众打一片。工作方法也一样,什么都按照正规流程来,只会让人觉得没魄力,什么事都不敢拍板。

    资金的事朱代东有办法解决,现在他关心的只是技术,具如果跟不上流,在市场上就没有竞争力。狮子山具厂不做则已,要做至少就要达到国内先进平。对于具厂的具体投资,朱代东也没有底,但他让郭华去趟广东,到一些具厂集中地,像广州、深圳、东莞、顺德等地去实地考察,拿到具体的数据,才能决定好下一步的走向。

    另外朱代东还让郭华注意各村是否有在外地具厂打工人员,如果有,一定要想办法留下来。郭华跟各村联系了一下,发现还真有不少,特别是石燕村。石燕村的手艺人一向就比较多,这都是老一辈传下来,木匠为难也不少。这几年有些人跟到广东去打工,有木工基础,厂里的活就容易上手,结果以带传,村里会木工的这几天都去了外地。

    朱代东给石燕村的支书孙智久下了死命令,这些熟悉工人,一定要留下来,朱代东也承诺,广东给多少钱一个月,到时乡里也给多少钱一个月,就算在筹备建厂的这段时间里,工资也照发。

    石燕村可有三十多名木匠,原本他们的手艺就不错,再到广东的具厂从事过现代木工,手艺就更加进。具厂不比其他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比较高,本乡有这么些熟练工人,能放过才怪。

    石燕村的事也提醒了朱代东,他让电视台打出招工广告,懂木工的优先,工资待遇不低于广东,去年石燕村的木匠最高的一个月拿到八百多元,比乡里的一般部都要高得多。不但如此,全县各个乡镇的电视台都去登了这样的招工广告,包括县电视台。

    具厂招工如火如荼的时候,郭华也从广东回来,他这次去广东可谓马蹄,虽然在婆娘面前表现得很平淡,实际上得知具厂将由自己来执掌时,他内心的火热足能融化钢铁。

    当初沈梁看重自己,郭华也是愿意为他肝脑涂地,可惜,沈梁决策失当,走了背时运。原本想着自己将要提前终老,哪想到柳暗明又一村,朱书记主动给了自己一个翻身的机会。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如果自己这次爬不起来,恐怕就只能永远跌倒在那里了。

    这次郭华去广东,主要有两件事,一是要清具厂的设备以及基本价位,二是要挖几个人才回来,朱书记说了,只要他们愿意来狮子山,薪不低于现在的钱。如果确实有能力有才华,适当的再加一点,也不问题。

    在顺德一具厂,郭华还真挖到了一名人才,此人原是具厂的副总设计师,因为自己的一些创意不被厂里采纳,特别是总设计师认可,使得他郁郁寡欢。加上他又是沙常市,在外面拼搏了几年,能回到乡工作也可以。因此,他与郭华一拍即合。

    有了肖远涛这名副总设计师的相助,郭华的任务迅速得以完,而且肖远涛还给他介绍了几名中层管理人员,这样狮子山具厂的基本框架就算搭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