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翠小说 > 都市小说 > 误入官场 >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壳牌公司(求保底月票)
    “还有其他事吗?”朱代东沉道,陈卫东这件事,昨天之前他都没有听到什么风声,说明这件事要么空来风,要么就是上级领导部决定的。

    分工调整之后,朱代东有更多的时间坐办公室,对机关里的任何风吹草动,他随时都能了如指掌。就算他每天要几个时去党校学习,可是也不会影响到他的信息掌握量。

    “市政今天召开了下岗再就业工作座谈会,这是会议记录。”郑阳松拿出一份材料递给朱代东,说。

    “。”朱代东点点头,这是市政早就下了通知的会议,他现在已经不再主抓经济,这个座谈会并非一定要参加。

    楚都市国有企业改制取得了很好的绩,楚都市的下岗工人再就业形势,也很乐观。与其说欧谱班很重视楚都市的下岗工人再就业,不如说他是想摘取朱代东的胜利果实。但是朱代东并没有觉得有何不妥,他从答应欧谱班可以调整自己的工作之后,就已经知道会有这样的局面。

    “下午荷兰皇壳牌天然气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简t要来楚都,欧已经在市二招安排好会议室接见他。”郑阳松说道。

    这公司朱代东听欧谱班提起过,荷兰壳牌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集团公司,其组建始于1907年壳牌运输和贸易有限公司与荷兰皇石油公司权的合并。此后,该集团逐渐为世界主要的国际石油公司,业务遍及大约一百多个国,合作伙伴非常广泛。

    它是国际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的生产商,在三十多个国的五十多个炼油厂中拥有权益,而且是石油化工、公路运输燃料(约五万个加油站遍布全球)、润滑油、航空燃料及化石油气的主要销售商。同时它还是化天然气行业的先驱,并在全球各地大型项目的融资、管理和经营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它在全球任何地方都把健康、安全和环保标准及遵守集团的经营宗旨放在首要地位,并注重当地员工的培训和发展。而壳牌与xx也结缘了近百年。还在十九世纪的时候,壳牌的炼油就输入了xx。到二战前。壳牌在xx设立了超过五十附属公司,在约二十个省份经营一千个经销处。

    期间,所有设备给日军占据,并严重破坏,一切经营活动停顿。但战后,壳牌的重建工作迅速进行。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于四九年立时,壳牌已雇用员工超过一千人,其中包括三十五名外籍员工和四名华籍经理。

    就算是新xx立之后。壳牌公司也没有撤离xx,这使得壳牌公司为当时唯一的一留在xx经营的西方石油公司。直到一九六六年,由于历史原因,壳牌公司设在上海的总办事处才撤离。而一九八零年,xx的xx开放政策刚刚开始实施之际,壳牌公司再次来到xx,在xx设立办事处。随着xxxx开放的深入。壳牌公司不断开拓业务。现在已经为在xx投资最大的国际能源公司。

    这次壳牌公司的天然气有限公司来楚都,主要是与楚都化厂搞一个“油改煤”项目。众所周知,化是由石油经过提炼和加工生产出来的。但是如果用煤炭来生产化,不但能降低本,而且还能反过来向炼油厂提供氢和氨数万吨。

    对于这个项目,欧谱班信心百倍,他多次在会上提到,这个项目必须要留在楚都。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这个总的目标绝对不能改变。

    “知道了。”朱代东微微颌首。在“油改煤”这个项目上,朱代东是投了弃权票的。如果投反对票,欧谱班刚上任,于情于理都不合适,只要自己准确的表明态度,不已经足够了。

    从远来看,油改煤确实是划算的。可是油改煤的投资非常大,动辄以亿或十亿计。建设周期又,少则三五年,则十年八年都有可能。而楚都化厂在全省虽然算是老大,可是在全国来说。并没有什么名气。所有的产品主要也是销在古南省。朱代东觉得,楚都化厂如果要节省本。应该从内部管理和在现在技术上做革新为主。比如他原来在雨县搞的化厂,当时也投资了三千万,改制之后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而且这样的项目,是必须报国计委批准的,跟壳牌公司谈下来,要费尽心,而到时去xx跑这个项目,能把人的都能磨细。

    郑阳松走后,朱代东给孟遗打了个电话,现在孟遗已经是正处级部,担任省委组织部部一处的副处,负责的主要工作还是与原来部二处的一样。陈卫东如果调动,孟遗应该是最先知道的那一部分人之一。

    “孟遗,问个事,我们市的陈卫东同志是不是要动动?”朱代东直截了当的说,原本这件事他可以直接问李逸风,甚至是余卓远,但他们两个的消息灵敏度与孟遗应该是一样的,而且他们的级别比自己都高,得转好几个弯才能问到事情本质上。

    “有这个意向,但还没有最后确定下来。”孟遗说道,如果是其他人问,他恐怕得拿nie一下,可是朱代东一则是自己的老领导,而且他跟余卓远和李逸风的都非常不错,能把电话打到自己的手机上,已经是很给自己面子了。

    “谁来楚都?”朱代东问,既然连孟遗都说有这个意向,那这件事基本上就已经定了。

    “柳庭沛,陈卫东到省纪委接替他的职务。”孟遗说,柳庭沛与陈卫东,都是副厅级部,柳庭沛是雷同兴的臂膀,陈卫东的铁面无在楚都市也是赫赫有名。对于他们之间相互调动,在他看来,应该只是让各自的工作面开阔一些。

    但是这个结果在朱代东听来,却是另有他意,柳庭沛他很熟悉,跟许立峰的也相当不错。然而朱代东更加清楚,柳庭沛是雷同兴的得力助手,雷同兴能把柳庭沛放到楚都市来,醉翁之意不在酒。

    应该说楚都市的纪检工作,在陈卫东的领导下,还是比较出的。换柳庭沛来,会不会反而更加,朱代东不知道。但柳庭沛如果想在工作上,胜过陈卫东,几乎是不可能的。柳庭沛到楚都市的目的只有一个,全力支持欧谱班的工作。

    欧谱班要想迅速在楚都建立他的威信,除了在工作上出绩之外,还得让人对他敬畏有加。如果有柳庭沛的全力支持,欧谱班要建立威信,容易得多。民间有个笑话,对纪委的人来说,谁不听我的话,我就查他。放到现实中,也确实如此。谁如此敢挑战欧谱班的权威,纪委就会出面查他。现在的官员,xiamian没有屎的寥寥无几,只要纪委想查,总能查出点猫腻来的。

    但是如果楚都市的纪委书记依然是陈卫东,会不会一切按照欧谱班的指示去执行,又是个大问题。陈卫东的原则立场非常强,有些时候,就算是面对元骞振,他都会据理力争,而且不惜争得面红耳赤,让元骞振下不来台。比如说有两个人,都有问题,而欧谱班只查想那个不听招呼的,在柳庭沛那里,很容易就行得通。但如果换陈卫东,只要他知道官员有问题,不管你是听招呼,还是不听招呼,一律严加惩处。

    朱代东可以想象,让省里有关领导向元骞振打招呼,要把陈卫东调走的时候,元骞振应该是很乐意的。太过刚直不阿的执法人员,在元骞振这样的看来,是不合时宜的。不管什么样的官员,什么时候都要讲、讲大局。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哪怕他的个人品质再好,也是一名有缺陷的部。

    此时组织上已经找陈卫东谈过话,对楚都市很多部来说,陈卫东的离去,是一个好消息。因此,这次的人事调动,消息传播得非常快。得知消息的人弹冠相庆,如果现在去调查市里的各个酒店、宾馆和会所,会发现,今天的预订率比平常要高得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和无奈!

    当陈卫东接到朱代东请他吃饭的电话时,很意外,听到朱代东请他吃饭,就更加意外。陈卫东原本对吃请一向都要严词拒绝的。每天下班,不是回吃饭就是在食堂里吃饭。除非是工作需要,否则他是不会到外面去消费的。但是今天,陈卫东有些犹豫。

    “卫东书记,我们只是吃顿常便饭,不是在酒店,饭菜是我的保姆阿姨做的,口味还不错。”朱代东知道陈卫东的顾虑和他的原则,善解人意的提醒了一句。让陈卫东去外面的酒店去吃人宴请,对他来说,是一个原则立场问题。

    “不是在你?”陈卫东松了口气,问。

    “雅塘路三十三号,那是我原来为父母买的房子。”朱代东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