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翠小说 > 都市小说 > 误入官场 >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超越(求月票)
    余卓远原本是打算一个人独自出去钓鱼的,到了余卓远这样的地位,想要完全清静一天,可以说是一种奢望。如果今天朱代东再推迟半个时打电话,恐怕余卓远的手机就关机了。对于垂钓,朱代东兴趣不大,但既然余卓远有这个兴致,他就在路上买了钓具,准备现场向余卓远拜师。

    其实朱代东原来钓过几次鱼,但几乎每次都不是因为钓鱼而钓鱼。他钓鱼的时候,因为独特的能力,找不到其他人那种期待的兴趣。鱼在里游动的声音,甚至它们的姿态,他都能听出来,这样的钓鱼,鱼还没上钩,就已经知道了结果,实在有些无趣。

    可是跟余卓远在一起,再无趣也要变得有趣。朱代东向余卓远建议,换了两个地方,结果余卓远刚把钓竿放下去没多久,很快就有了收获。

    “代东,你还说不会钓鱼,但我看你很有这方面的经验嘛。”余卓远笑着说道,有鱼上钩,比空坐在这里,默默的等待,心境自然大不一样的。

    “我这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朱代东谦逊的说,有的时候他也在想,以后如果自己去当个渔民,同样也能贫致富。

    “代东,这次省委任命你为木川市委副书记,虽然是因为xx的一些老同志打招呼,但也是省委早就有了的打算。这次到木川,虽然没再与省政签订责任书,但是也不能疏忽大意,木川市的经济。在你的任期内,必须要有明显加快。”余卓远说道。体制内的官员,如果不谈体制内的事,恐怕也没办法消磨这么的时间。

    “我会全力以赴的。”朱代东坚定的说。

    “有什么困难和要求,也是可以向组织上提。你以前从来没有在木川工作过,现在让你一去就拿出绩,也有些强人所难。可是这也说明,组织上对你是充分信任的。”余卓远淡淡的说。

    “部,楚都的常务副,现在人选定了没有?”朱代东突然问。

    “怎么,你有合适的人推荐?”余卓远问,朱代东离开楚都之后,很多人都觉得卫耿羿会有的机会升任常务副,但是卫耿羿在原来的劳动局蒋正伟一案上。犯了错误。而且以他的能力,似乎还不太适合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

    虽然朱代东在担任楚都常务副的时候,比卫耿羿要年轻十多岁,但是朱代东敢跟省政签订责任书,而卫耿羿当时却犹豫不决。从朱代东担任楚都常务副之后,卫耿羿的表现,好像也只是中规中矩。现在楚都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如果新上任的市政。没有的进取神,恐怕省委是不会看重的。

    “如果省委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我倒是觉得木川市政的许海同志很不错。”朱代东缓缓的说道。

    “许海如果走了,谁来当你的主要助手?”余卓远诧异的问,许海跟欧谱班原来在木川的时候,就在一起搭班子。听说两人的还不错。对于楚都的常务副,省委组织部也征询过欧谱班的意见,他也向省委推荐了两个人选:许海与卫耿羿。而许海还排在卫耿羿的前面,说明欧谱班其实最希望的,还是能把许海调过去。

    “我觉得沙常市的时友军就很不错。”朱代东缓缓的说道。他之所以想把许海调走,就是为了给时友军腾出一个位子。而他也相信,这样的结果,欧谱班也很满意。因为在这个时候,欧阳平与自己的想法是一致的。

    “我说你怎么这么好心呢,原来在这里等着。时友军可是你的老领导了,现在由他当你的副手,你们两人能很好的合作吗?”余卓远问,朱代东到了木川,肯定需要一些手。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朱代东孤身一人去的木川,除了在当地,朱代东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威信,找到膀臂之外,直接从外面调人,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我相信时友军同志有这样的觉悟,而且我跟他之间的合作,一直以来都很顺利,我相信,在木川,我们也会合作得很愉快的。”朱代东说道,他用“老人”,恐怕现在木川市的部,也都知道了。

    其实朱代东只从沙常市调过几名部,说他用“老人”,并没有太大的依据。可现在如果时友军能调到木川,那木川就有朱代东的两个“老人”,一个是时友军,另外一个是赵金海。说不定以后还会增加,调一个赵金海已经让人有所非议,再把时友军调过去,需要冒一定的风险。

    “这个问题,组织上还要仔细斟酌才行。”余卓远缓缓的说,权力金字塔的每一次松动,能给身处官场之中的每一个人带来希望。但这次,最主要的还是关于沙常市,时友军的调离,会让沙常市方面,很多部的工作,都有所调动。

    朱代东知道,这样的人事问题只能点到为止,既然余卓远没有明确提出反对,那就说明他基本上认可了自己的提议。只是这个提议,没有得到省委的支持,现在余卓远也无法向自己承诺什么。

    接下来,朱代东又把自己在木川这两个月的工作,向余卓远作了汇报。他们两个人钓鱼的地方,比较清静,周围也没什么人,他们说话的声音也很轻,很适合边垂钓边聊天。

    “思路决定出路,这句话真是一点也不假,木川机车车辆厂的电力机车能与伊朗签订合同,跟你当时对机车车辆厂的发展思路,是有的。还有木川冶炼厂,代东,今年光是这两企业,就能让木川市的财政收入翻番吧?”余卓远感慨的说,周保宁还号称是机车车辆厂出来的部,但是对于机车车辆厂的发展,特别是在目前形势下的发展,却拿不出一个具体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

    倒是朱代东,只是在机车车辆厂视察了两次,就把机车车辆厂的产品,向国际定位推进了一步,而且还联合张天睿,把机车车辆厂的传电力机车,出口到了伊朗。或许周保宁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就是要求省委把朱代东调到木川。当一把手的,有的时候用对一个人,就能实现经济腾飞。

    “木川今年财政收入翻番是肯定的,如果我们愿意,财政收入超过楚都,也不是难事。”朱代东笃定的说,去年楚都的财政收入是二十二点四一亿元,今年的目标就算是翻一番,也只有四十多个亿。

    但木川,只要把木川冶炼厂的铟,多放一百吨到国际市场,马上就能换四个多亿的美元,换人民币,那就是三十多亿x。还有今年的国有企业,朱代东在木川,主要推行的是国有控,职工持的办法。让国有资产的职工,真正为企业的主人。

    “木川的财政收入真的要是超过了楚都,那周保宁肯定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余卓远笑的说,周保宁最大的心愿,就是赶超楚都。前几年楚都的经济发展迟缓,周保宁觉得木川的机会来了。可是去年朱代东调到楚都之后,楚都的经济发展,一日千里,让他觉得木川赶超楚都的希望越来越茫。

    但是今年,借着京里几位纨绔子弟的胡闹,再加上欧谱班的目光短浅,让周保宁终于抓到了机会,把朱代东调到了木川。第一个月,朱代东在木川是默默无闻,他一心扑在基层,搞调查研究。等把木川的情况透之后,在木川机车车辆厂和冶炼厂,马上看到了效果。铟的价格一下子翻了二百二十五倍,机车车辆厂的电力机车,一举压得伊朗国际招标会上的最大一笔电力机车订单,让朱代东的声望,一下子在木川达到了顶点。

    “让木川的经济实现腾飞,是所有木川人的梦想。”朱代东谦逊的说,往年木川冶炼厂出口的铟达到了二百六十吨,今年就算对铟的出口,进行严格管理,但是应该也不会低于二百吨。毕竟国际市场上有这么大的需求,木川如果铟的出口,会给国的外活动,带来烦和压力。

    可是只要铟的价格,能达到预期目标,就算多出口一点,也不算什么。而且从明年开始,木川冶炼厂的铟价格,肯定还会走向。因为在朱代东的xx里,木川每年也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铟,而且这个量,逐年都会增加。

    “木川今年的规划,还想要达什么目标?”余卓远问,去年木川的财政收入只有楚都的三分之一,可是今年朱代东却有信心,一举超越经济已经走上快车道的楚都,这个年轻化,着实是不简单呢。

    “今年木川还要做两件事:一,修楚都至木川的高速公路,二,木川市的地下排系统,将与楚都地下排系统联网,形一个规模宏大的地下排系统。”朱代东说道,手里有钱,自然就会关注民生,这也是他一惯的做法。(未完待续。如果您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