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翠小说 > 都市小说 > 绛珠仙子重回红楼境 > 《二百四十六》绣院风波
    绛珠仙子重回红楼境无弹窗 百里加急邸报:妙玉公主和达卜迪额附生活的帕米尔大雪封山,根本就送不进消息。又听说生山崩,他们部落大部分人陷在里面,生死未卜。消息传来,不说黛玉听后伤心恸哭,就是乾隆也皱起了眉头,这是他在新疆的重要股肘之臣,万一达勒部遭此重创,一撅不起,势力锐减,别的部落借机作乱,又要引起一连串的反应。

    乾隆连夜传旨,叫起军机处各位大臣,还有诚亲王、北静王、南安郡王等在养心殿商议对策。调兵遣将,调运粮草。

    这一切,别说一般的老百姓不知道,就是贾府这样失势的府邸也蒙在鼓里。

    安嫔逝,奉皇上圣旨,进位享妃禄,谥号:安,以妃礼安葬。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宴音乐。

    贾母、王夫人、邢夫人听到这些,也是若有所失。妙玉曾在大观园住着,奉命远嫁,跟贾家有些联系,总是有些好处,当下安太妃走了,妙玉不在京城,少不得要比别人进点儿心思。安排尤氏、凤姐跟着进宫守制,留下李纨打理府里的事务。又嘱咐宝玉不要生事,宝钗安心照料自己母亲。

    外面走来林之家的,说是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出。又来了吴新登家的,凑在李纨耳边说,史大姑娘求见。

    史湘云这阵子自从看到府的人开自己去参领府的道贺,一气之下回去生闷气。过后,跟卫家太太商议,又分别去到北静王府和南安郡王府拜见均被挡在大门外,说是福晋去家庙为家人宗室祈福,要到大年下才能回来。凭着史侯府的招牌,也不灵了,几位往日熟捻的国公府、侯府、伯府等根本不搭理她们。连日来,累的腰酸腿疼只见手里的银两少了,什么也没弄成。听到安嫔逝,想起了妙玉跟贾府的关系又打起主意,这一次不再趾高气扬的,奉上拜帖上门求见。

    贾母却不过家侄孙女,自湘云愤然离开贾府后后悔做的过火,也想挽回一些面子。就忙说:“快请。”

    湘云扶了翠缕走进来,一一向贾、邢夫人、王夫人请安、问好,又跟李纨、凤姐、尤氏、宝钗问好,看到人家的装束,暗道的巧了,晚一步又白来。随即低眉顺目的啜泣:“老祖宗求您救救我,帮我一把了卫家,我怎么办?”

    贾母一听这话实在不开口,犯的都是大罪,这不是让贾府的人往刀口上撞。叹息着抚摸湘云的头,慈爱的说:“云丫头,不是我不帮你,这满府几百口子人,不能为了你赔出去。你想想,要是能行,你叔叔能不出面帮你?没了卫家,你不妨在贾府,或是史家都行。

    再说。一切要凭圣意。咱们可不敢妄为。”

    湘云不死心地苦求:“就不能去求求林姐?让她在皇上面前说句话。”

    王夫火了。不耐烦地瞅着她。压低声调:“后宫不得干政。咱们不能害了她。”

    湘云奇怪地看着王夫人。要说这番话是贾母说。还有地可信。李纨、邢夫人跟凤姐、尤氏说。也靠点儿谱。从她嘴里说出来。说地是反话吧?看她地表情又不像。这府里地人让她越来越感到疏远、不明白。转过头看着宝钗。又看看宝玉。热乎乎地凑上去:“爱哥哥、宝姐姐。你们帮帮我。好不好?”

    宝玉白了脸。看到湘云。就想起在牢里见着地卫若兰。心里痛。想到那枚金:“莺儿过去看看,又闹什么?太太不在们不经心,回头沾上什么事儿,又是麻烦。”身子不动,手的飞针走线的忙个不停。

    莺儿本不想过去王夫人不在,自家姑娘在二房没了撑腰的,说话不硬气,又不能不管,只好往外走,嘴里叨唠着:“大奶奶哪儿去了不是大奶奶在当家,别又说姑娘抢了人家的风头。”

    宝钗吒道:“没完了?还不快去。有事儿告给大奶奶一声,能累死你?”

    一会儿莺儿回来是赵姨娘看上了前儿个东府尤大奶奶送过来的一匹藏青色宫缎,想给贾环作件袍子,过来想裁几尺布,玉钏儿不敢做主是太太吩咐了,要送人的。吵起来,有人告给了大奶奶,大奶奶过来劝走了。

    钗想起来,快到冬至,也该给宝玉作件袍子穿只是碰自己做的东西,黯然伤怀小心扎了一针到指尖,渗出血丝。忙让莺儿找过来细纸擦了住。看不出血了,又开始竹起来。到了中午莺儿劝她吃过饭再接着绣的。想着明日要出门,今晚定要完工。就匆匆吃了两口饭,就回到竹架前接着竹。

    次日早上辰时,宝钗跟着李纨送走了贾母等人,各自分开。李纨自到贾母的小暖阁分派各个管家媳妇、婆子们各司其职,又问了麝月,知道前日宝玉房里缺的笔墨纸砚,都已添上,这才放了心。安心查看账簿。

    宝钗穿戴好了,把竹好的披风放进一个盒子里,带上。跟李纨说是去看望薛姨妈。

    李纨也不在意,知道薛姨妈那儿也离不了她,就说了几句客套话,随她们去。

    宝钗知道宝玉就在隔壁房里呆着,也不搭理他,由莺儿扶着走到二门口,坐上马车,离开府门。

    远远的看见沁竹院的牌匾,宝钗定下神,打起精神往外窥视,看到那里倒是没有几架车轿,知道今日出来的早,心里暗喜。看着到了门前,莺儿过去叩门。

    门开了,迎着她们的是两中年妇女,模样周正,虽不抢眼倒是很耐看。见到来人,看得出也是位大家子少夫人,微一鞠身:“这位奶奶,您是?”

    宝钗也跟着还了一礼,歉然的:“咱是寒门薛氏,听闻绣院的淑姑姑为人古道热肠,是位咱们女中豪杰,绣院的各位姑姑、姑娘们也是千里挑一的名家,特意前来拜见,还请姑姑们帮衬一二。”说着话,又是一礼。莺儿也跟着施礼,脸上堆着笑颜,顺便一人一个的递上荷包,里面自有宝姑娘的心意。

    伸手不打笑脸人,这是千古名言,何况意在其中。那二人见此光景,也强笑答礼。其中一个人说:“不是咱们怠慢你,才进去一位看着挺好的一位大家子奶奶,说着话就现了原型。这真是什么人都有,咱是竹院,又不是皇家大内,真是少见。”

    另一个说:“先进来吧,在等一会儿,等那位瘟神走了,咱们再给你禀报。”

    宝钗心说有门,能进去就是好家伙,忙着进去,和莺儿站在一起,在游廊里等候,并不到门房。

    那二有一个回到门房里坐着,另一个走进大厅里。厅里的确有人,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出来,牵动着宝钗和莺儿的耳膜。

    “我知道姑姑是认得黛妃的,请你转交一封信,又不是别的,有什么为难的?”

    “咱们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绣院,岂能到宫里抖威风,你这不是强人所难嘛。抱歉,咱们不能从命,说了这半日,您也该明白咱们,还是另请高明吧。来人,送客。”

    “史大姑娘。”“云丫头。”莺儿与宝钗不约而同道出来人名讳,都默不作声,来的真不是时候。跟她尾相接,有运气也被她散没了。

    下意识的别过身子,不想跟湘云朝面,后悔刚才没听人家的话,进门房躲避。

    听着脚步声临近,只盼着快快离去,就听见一声惊喜:“宝二奶奶,你也来了。不用说,是帮着咱们姑娘来的。”

    这句话差点儿没把宝钗气的晕过去,为湘云,我管得着吗?只好转过身,讪讪笑着:“是卫家奶奶,久仰,久仰,你们挺忙的啊,不耽搁你们,卫家奶奶,请!”

    跟着出来的正是淑姑姑,她也听到门房媳妇的禀报,知道来了一个自称是薛氏的富家奶奶,没好气的问:“收了人家的红包了吧,要不然能有这么勤快。”

    二人尴尬的低下头,没法子,看大门的患了寒热,歇在家中来不了,只好临时找了这两个人应付,倒不是什么坏心眼的人,就是不会应付人,俱是来者不惧,都引荐给淑本人。

    宝钗见淑走过来,忙撇下湘云不理,上前深深拜下去:“寒门薛氏给淑姑姑问安,您吉祥万福!”

    寒门薛氏,这称呼有趣儿,湘云本来气的要走,一见着宝钗如此行事,也停下来看端详。

    “薛家奶奶找淑何事?”

    “我?咱们是贾薛氏,薛家是母家。”宝钗见瞒不过人家,只好硬着头皮把贾府也带上。

    淑记忆力极强,已经认出她与湘云,还是那年跟黛玉过来见过的,宝钗贪婪,湘云也怎么样。心里早已不耐,淡淡的:“荣国府的奶奶,是吧。有话请讲。”

    宝钗见人家连屋里也不让进,知道吃了湘云的挂落,按下不快,咬牙掏出帕子狠狠的揉了揉眼角:“姑姑爽利,我也不多耽搁您,咱们是黛妃娘的亲戚,按说娘娘是富贵人,咱们不该往上凑合,免的把穷气污了娘娘,只是在我成亲之时,得到娘娘的厚赠,点水之恩将涌泉相报。娘娘婚庆时,却不能奉上点滴心意,实在是过意不去。思来想去的,想起姑姑是个古道热肠的人,又是个惜贫怜弱之人,就烦您行个方便,进宫劳烦的时候,把这份迟到的礼物,代咱们奉上。没什么贵重物件,是我亲手缝制的,针针线线俱是一份心意。”情真意切的还真的流下一串眼泪。

    弄的淑也觉着心酸,荣国府势利在京城薄有虚名,想必这主儿在荣国府也是个受气的,要不怎么能送件东西也要托到自己这儿。不由的伸手要接宝钗举在眼前的盒子。

    湘云懊恨的真想揍自己一顿,这样的法子,自己怎么没想到,绣件东西托淑带给黛玉,不比信件好?信,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求人,东西就好说多了,忙凑上来,跟着说:“宝姐姐,即使送东西,何不等等我的,咱们一块儿送,显得也厚重些。”

    淑猛省,停下把伸出去的手抽回来,冷冷板着脸,哼了一声:“薛大姑娘,贾府的奶奶,您怎么说?”

    宝钗气的浑身抖,忙了这些天的事儿,让云丫头毁了不成,昂起头,看不也看湘云一眼,沉着道:“请姑姑禀告林妹妹,宝钗不敢忘妹妹的大恩,过往从前种种因果,宝钗不敢忘,这东西不过是一个心意,妹妹是留下,是送人悉听尊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