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翠小说 > 都市小说 > 鲁西南村庄 > 16-16
    天朦朦黑了,朱同泽才走。 这个时候,朱自强和燕英也一块儿回来了。朱自强还是把井台上水梢的水倒在洗脸盆子里,双手捧着水扑哧扑哧地朝脸上呼着,王寡妇把吃完大饼子睡觉的燕堂也给喊起来了,一张桌上的粗茶淡饭前坐满了四口人。大饼子、大咸菜、小葱沾大酱,还有用棒槌子面胡萝卜片和黄豆粒子熬的糊肚

    王寡妇一一地为他们盛上碗糊肚,边吃这说:“她爹,俺想把俺妹妹说给朱同泽,你看成不成”

    朱自强听了后,过了好一阵子才说:“只要俩人同意就成呗。”

    “刚才,俺先和朱同泽说了,过两天俺妹妹来的时候,俺再和她说说,听听她的意思。”

    “朱同泽来过了”

    “嗯。”

    虽然是一件比较简单的婚事,要是放在别人身上,朱自强不会有任何想法,可是,作为自己的女人把妹妹许给朱同泽,倒让朱自强想到的事情很多,很多。首先,朱自强知道,在他没和王寡妇成家之前,她虽然在送粮食的时候和王寡妇上过炕,但是,作为王寡妇和朱同泽这样的事可没少办,甚至到了后来,她都耳耳绰绰地听说到了朱同泽和自己死去的媳妇杨风风也经常上炕,只不过没让他发没抓住就是了。他记得很清楚,有一年,家里突然多了十斤麦子,媳妇头上多了一个银的簪花。他就留意到,媳妇肯定和朱同泽有事了,因为在那个时候,只有朱同泽才能拿出粮食来,才能买得起簪花。他本想问问杨风风,可又一想,自己也和王寡妇都红杏都出墙了,还挨过老蓑衣的一顿子叫骂,自己一腚的薄屎没擦干净,干什么还问媳妇的糖稀多少钱一斤呢于是,对这件事,他毫无办法地永远埋在了心里,直到媳妇杨风风去世,他只字未提。要不是今天王寡妇提起为朱同泽提亲的事,对于以前的这些事,朱自强早已经不去想。

    朱自强转着碗边子“突噜突噜”喝了几口还烫嘴的糊肚后,放下碗,又咬了一口大饼子,咬巴着后,想了一会儿,说:“英她二姨长相可是不一般,人也干活利索,治家也有方,论模样、论年龄,她能看上朱同泽吗”

    王寡妇说:“你说的对,俺这个妹妹论长相没说的,论过日子也是把好手。可是,一个人带着个闺女,总也不是个长法子。当闺女嫁人后怎么办像俺以前一样干靠着俺也知道论长相朱同泽比不上俺妹妹,俺心里想的是,把妹妹许配给朱同泽,娘俩能过点好日子,也离俺近一点,相互照应也方便点,不图朱同泽的模样好赖了”

    “你说的是这个理儿。”朱自强说:“朱同泽的家境是没说的,咱村谁也比不上他,一人吃饱全家也不饿,只是他”

    朱自强话没说出口,也许因为孩子在跟前,但王寡妇却心里跟明镜似的,便说:“噢,这事,俺一定要和俺妹妹说实话,一丁点儿也不能瞒着她。而且,为这事儿,俺还和朱同泽把话挑明了,他也保证了。”

    “成啊,俺看成啊。”

    王寡妇见朱自强点头称道,饭碗不离手的又接着说:“燕英,明儿上集上称斤肉,后儿你二姨来咱们家,咱们包点饺子。”

    燕英听了王寡妇的吩咐后点点头,这一刻,她又想起了今天见到刘海子的事后,放下糊肚碗说:“爹,娘,俺在去牛棚的路上碰见刘海子了,他和俺说,蛮子叔调到公社去了,刘海子能接他当村队会计和联村团支书。 ”

    “海子有出息,俺说过好几回了,他从小就淘气,小的时候就是孩子王,总带着一帮子比他大的,小的孩子房前屋后偷鸡摸狗的什么都干,你娘活着的时候,听她说有一次上茅房,他们几个还怪不得说,孩子小的时候淘气,长大了准有出息,这就是一个例子。”王寡妇说着。

    “咱们家成份不好,不管海子多有出息,你得躲他远一点,别因为咱耽误了人家的事。”朱自强此时听了燕英的话,想了很多,他也知道燕英话里话外地喜欢刘海子,才说了这几句话。

    “爹,虽然咱家成份不好,可人家海子从来不把这事当回事,他亲口和俺说,就是俺入不了团,团的活动俺也可以参加,这不,前几天俺们就都一块去挑水饮窑了。”

    “这是干活,得记工分。”

    “不是,这是团里发起的,是义务的。”

    “她爹,这事就别介了,海子既然比他的老歪爹,还有两个哥出息多得多,是件好事。燕英也不小了,她自己怎么想就让她们自己想去呗。”

    “她娘啊,为这成份的事儿,俺是经历的太多了,俺是不想让孩子在因为成份上再受到磨难。”

    “爹,看你想到哪儿去了”

    燕英的一句话,说的倒挺轻巧,可朱自强听起来却重多了。他一下子就想到自从成亲后不久,轰轰烈烈的土改把他们全家都撵出来,从天堂的日子一下子变成了地狱生活。这还不算什么,除此之外还经历着批斗,带着高高的帽子游街,受着人们的歧视,干着最重的活,一春到八夏天不亮就扫大街,大夏天里顶着烈日拉着几百斤重的石碾子,大冬天里刨粪块子搬石头,春天里掏大粪,秋天里种小麦耕地牛不够,把一家人当牛拉犁是这些年才稳当了许多。可今后到底是个什么样子,那就不好说了。

    朱自强想到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并没和燕英说,还是说了一句很担心的话:“燕英,爹是怕呀”

    燕英急忙问下去:“爹,你怕什么”

    “你爹是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王寡妇说了一句。

    “这事你娘说得对,爹有空的时候再和你慢慢地说吧。”

    家中有喜事的刘海子家今天开锅了,像水一样沸腾,又像过大年一样热闹。刘老歪和刘三大脸上挂满了喜庆劲,海子已经得到了通知了,上村队里去当会计了,但是,因为团支部的差事却另有其人,就光当会计这档子事,在老刘家也算是祖坟上冒青烟了。刘三大今天更证实了海子小时候淘气,大了肯定有出息的论断。今个儿,刘海子老爹刘老歪和老娘刘三大真的高兴坏了,张罗了一大桌子菜,特意把大儿子,二儿子,大儿媳,二儿媳还有孩子都都找了回来,好陪村队长李大全还有李蛮子好好喝一盅,也好让李大全在村队里好好地关照关照海子,更好地感谢李蛮子。临走前,向李大全推荐刘海子接他的差事。

    刘海子望着一桌子菜,心情也十分地欢畅,陪李大全和李蛮子喝得也差不多了,脸红扑扑的,像个猴腚一样,可这心里也是喜洋洋的,刚开始时没喝酒没敢说,现在喝酒了,有胆了,便敢说了,他对刘三大说:“娘,俺和您说件事呗。”

    “说呗。”

    “娘,一会儿,是不是也把燕英找来呀”

    “成啊,快去吧。”

    刘海子得到了刘三大的允许,刚起身撒腿要跑,却被正在比比划划和李大全、李蛮子说话的老爹刘老歪叫住了:“回来,不许去。”

    “为什么”

    刘老歪吸了口烟,眨巴着一双杏核眼睛,脸也红赤赤地说:“俺早就听你娘说了,你暗地里欢燕英,燕英呢也喜欢你,按理说,燕英长的模样配你是一个来一个来的还有富余,会过日子,干活也是把好手。可是,就是一样不成,她家出身可是地主,成份不好,咱们家是贫下中农,根红苗正,你说,咱家要和地主出身的闺女攀上了亲戚,以后不会有什么好果吃的。明儿你就是村会计了,这事更得注意了。这不,今天你两个李大叔还有你两个哥哥都在这儿坐着,不信呢,你可以问问他们俩,我说的有没有理儿”

    李大全听了后,也抽口烟,惦量了惦量,说:“你爹说得是个理儿,自打解放以后,这朱家哥兄弟还有朱自强,没少遭罪,这往后呀,也不好说”

    “叔,你不是和燕英她爹相处得挺好吗”

    “噢,这事你就不知道了,那是在刚刚土改的时候,俺正好是农会副主任,还乡团夜里要杀俺,是朱自强给俺报了信儿,救了俺一命,就这件事,俺的确得感谢他一辈子。不是当初他的一个信儿,俺今天就坐不在这儿了。”

    “对对对,有恩不报非君子。”刘老歪歪着头随声附和着:“有难不帮是小人。”

    李大全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精神头却十足,小小的个子,窄窄巴巴的脸盘干瘦干瘦的,尖下巴,小眼睛,走路像抬不起脚来,朝前一窜一蹭地走得特别快当。由于他长的小巧,脑瓜子灵泛,人送他外号“金豆子。”

    “他李叔呀,你也说说。”刘三大又问着一旁的李蛮子。

    李蛮子眨巴着一双小眼睛,手里的筷头子还在盘子里夹着果子米15花生米投在嘴里,不紧不慢地说:“刚才,老歪哥说的也有理儿,论燕英的确是好闺女,和海子也般配,要俺说,他们俩也都岁数不大,也不见得非得马上就如何如何,只要有这码事,就成呗。”

    “你听听,你李蛮子叔也给你说了吧。” 刘老歪涨红着一张不大点小脸说。

    刘海子听后,脸马上沉下来了,扭头转了回来,不说话了。刘三大急忙说:“海子,先听你爹和你叔的话,像这事撂撂再说。你眼下当紧的就是多学点本事,出人投地。”

    刘海子感觉到了,把燕英找来的事是不可能的了,便起身回到了自己屋里,一头扎在炕上。

    刘老歪继续端着盅,一个劲儿地让着李大全、李蛮子:“来,喝酒。”

    这场喜庆酒,一下子持续到半夜。

    也正是这一天里,刘老歪家热闹非凡,摆宴喜庆刘海子当村会计,这边呢朱自强家里也是过大年的日子,按照王寡妇的吩咐,昨天是燕英上集上买了一斤肉,王寡妇把院子里的白菜拔了两棵,剁好了饺子馅,刚和好面不久,王寡妇的妹妹姜玉芹领着闺女来了。

    姜玉芹虽然是快步入五十岁的人了,一点也不显老,特别是她一点也不臃肿的身段,白静的皮肤给她的岁数打了不少折,闺女更不用说了,俊嫩得像一朵鲜花儿,小脸蛋儿粉里透着红,那鲜嫩劲要是用手指轻轻一戳,就能把皮戳掉。

    王寡妇看到多日不见的妹妹,又看到俊得出奇又水灵外甥女,脸上也乐开了花,和面的手还没来得洗一把:“怎么才来呀”

    没等她妹妹开口,霞云便笑盈盈地叫着:“大姨。”

    王寡妇上下打量着:“看看,又长个儿了,也越来越俊了”

    “燕英,刚才俺和霞云去了集上一趟,特意给你扯了几尺布,你做条裤子穿吧。”

    “前几天俺刚给她扯了一条裤子布,真是的,又让你花钱了。快屋里坐吧,俺先洗把手。”王寡妇急忙在井台上洗把手,在围裙上擦巴着。

    “嗯。”姜玉芹答应着进了屋,又问:“姐夫还没回来”

    “不让牛吃饱喽,他是不能回来的。”

    这边是王寡妇和妹妹姜玉芹唠得热热乎乎,那边,燕英早已拉着霞云到了她的屋里笑逐颜开地:“表妹,你又长个儿了。”

    “是吗”

    燕英点点头:“嗯。”

    这个时候,王寡妇在屋里把头探出来,大声对燕英说:“英啊,这面也和好了,馅也拌完了,你和你妹妹先包着,俺和你姨在屋里说说话儿。”

    燕英听了王寡妇的吩咐后,和霞云洗了一下手,在院子里小桌前坐了下来,霞云把饺子皮擀得嘎啦嘎啦直响,圆得像大钱一样,薄得像纸一样。不一会儿,一沓饺子皮落在了面板上,燕英一双巧手也麻麻利利地包着,心里的高兴劲都挂在了俊俏的脸上,把饺子一个一个地包得像小元宝,成趟成行地摆在盖帘子上。

    “姐,你包的饺子真好看,个个像元宝一样。”霞云边擀着皮边说。

    “是你擀的皮圆溜,匀称才好包的。”

    霞云擀饺皮的速度飞快,不一会儿工夫,一大摞子饺子皮摞在了面板上,她也拿起皮来包着,她和燕英的包法完全不一样,燕英饺子是把馅子放在皮里边,然后用拇指和食指一个褶一个褶地捏起来,看上去的确像个小元宝。而霞云呢却不一样,她把馅子放在皮里之后,用两个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一捏,一挤,饺子便成了。速度要比燕英一个褶一个褶地捏要快得多。

    “表妹,你这种包法,俺还是头一次见着,包得太快了,还好看。”

    “这是俺娘教俺的,说这样包法省时间。”

    “俺听俺娘说,二姨的针线活好着呢。可是俺除了纳鞋底子外,其它的活不行。表妹,俺还听俺娘说,你的针线活也好着呢,特别是你在鞋帮子上绣花,可好看呢。”

    “也都是俺娘教俺的。”

    “这回可好了,等有时间了,俺一定跟你和二姨学学针线活不可。”

    这边燕英和霞云在饺子,那边王寡妇和姜玉芹又来到了燕英屋里,坐在炕沿上,屋倒挺干净,就是破旧了一点,成穗的棒槌子、高粮穗子挂了一屋子,窗台上干干净净地放着燕英的镜子、木梳、雪花膏瓶。

    “她姨,上回俺给你说的事,你合计好了吗”王寡妇直来直去地上来就问她和朱同泽的事儿。

    “俺听姐的,你要觉得成,人家还不嫌弃俺就成呗。”

    “唉,”王寡妇长叹一口气:“她姨,你说这人真是一个命运,就拿咱姐俩来说,为什么就老早地守寡,也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就说俺吧,起初,俺也不想再嫁了,可是后来一想,一个女人,孤守寡女的,不能一辈子就这样,自从俺嫁了你姐夫后,虽然日子苦了点,可这心里却踏实着呢。他对俺一个心眼好,两个孩子虽然不是俺亲生的,可也对俺亲热,外人也看不出俺是他们的后娘来。”

    “姐,你说的那个他,他愿意吗”

    “他要是娶你过去,等于烧了高香。姐还不知道他吗。”

    虽然已经是一把年纪的姜玉芹,听了姐姐给她谈婚论嫁的话后,心里还是怦怦直跳,白净的脸上还是有点儿红润绽放。

    “姐当真人不说假话,他虽然是个老光棍子,家里可挺富着呢,人呢一点也不懒,院落也收拾得整齐,屋里也干净,你带着霞云过日子肯定难为不着。再者说了,你们那个村的地只长石头不长粮食,俺去你家就害怕,用石头垒起的房子窟窿眼睛的,四处还透风,俺真怕睡着觉屋塌了给砸着喽。朱同泽这个人,毛病也不少,也找女人,这村有外村里也有,俺和他的事你在两三年前也能看出来。你记得吧,几年前,有一次,是你和他一块儿帮俺推的磨,磨的麦面和两大盆煎饼糊子,还在一块吃的饭。这事俺也不瞒你。咱姐俩都是女人,那个时候,俺也从内心里挺想那事的,所以,俺才和他其实,想一想,一个大男人家里没有个女人在身边,他能不想吗”王寡妇说:“就在前两天里,俺也和他正儿八经地说了,你和俺和村里的村外的女人的事,俺妹妹都不挑了,只要你往后好好和俺妹妹过日子就成了,还要善待好俺的外甥女。”王寡妇说着:“俺还和他说了,俺妹妹嫁给你了,你一定要管住你裤裆里的那玩艺,有劲了,你就朝俺妹妹身上使,她肯定让你满意。”

    “瞧你,姐。”姜玉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后,又问“他答应了吗”

    “凭你的模样和年龄,他能不答应吗”

    “姐,他的家里这么好,为什么一直没娶媳妇”

    “唉,原来吧,都传说他的东西不好使,后来呢,他又总找女人,就这样一来二去的给耽搁下来了。俺想这回成了,有你在他身边了,不比他找的那些女人强。”

    姜玉芹听了王寡妇的话,脸腾地一下子又红了,挺不好意思地说:“姐,瞧你说的。”

    王寡妇又说:“咱姐俩不是不喜外吗”

    姜玉芹又问了一句:“姐,你把这些事都跟他说了”

    “说了。他也答应了。她姨,俺是这样想的,他也五十岁的人了,在女人身上那点本事,也没多大能耐了。你过去之后再看着他点,随着他点,身子多贴巴着他点,管住他的钱匣子,他这野心和花心是能收回来的。再者说了,论你的模样在他眼里还不得像朵鲜花啊是名副其实的鲜花插在了牛粪上。”王寡妇又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急忙问:“唉,这事你和霞云说没”

    “俺没法开这个口。”

    “噢,这事,俺和她说,闺女大了,她不愿跟着你过去呢,就在这屋里和燕英一块儿住,做个伴,要不这么大的炕,燕英一个人住也空得慌,闲着也是闲着。”